国家公祭日|以史为鉴 永记英灵
77年前,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此后6周,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一时六朝古都万骨枯。七十七年之后,鲜血虽已风干,历史却将永远铭记。2014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决定将这一天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至此,华夏大地警钟长鸣,中华儿女永记英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包含慰安妇),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说出国人的心声。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过去,也启迪着未来。自“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日军侵华铁蹄践踏中华大地长达14年之久,中国城乡战火连绵、中国人民生灵涂炭,而在这血雨腥风的日子里正是中华民族有着誓死保家卫国的理念,有着为同胞出生入死的大无畏,才换来今天的和平和发展。中华儿女历来不畏强敌,无论外侵还是内战,都能够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先辈的英勇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留下的浩然正气以及越战越勇的精神也因对历史的纪念,不断被传承。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以来,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一直深感责任之沉、使命之重。
“日出将来之少年中国也,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当年梁启超一篇《中国少年说》激起无数青年胸中报国之情,而今振兴中华、吾辈自强依然是当代青年肩上之重任。为了国家的胜利、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英雄的牺牲如今已流入历史的长河,而英灵的魂魄仍然存留在中华大地的上空、中华儿女的心中,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作为国家主力军中的一员,无论身处何方,我都不曾忘记对英雄的缅怀,忘记历史的传承。如今,走上工作岗位,更是深感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越战越勇精神的重要性。
水以浩生之气出重山,于方池之间澄清糟粕;人以清风之气论天下,于禁忌之处铮其风骨。来到供水集团工作之后,其工作的内容便同供水、民生结下不解之缘。自古以来,水便同人们的生活相辅相成,如今供水更是成了现代服务行业的典型,作为其中一员,我时刻以“贴心小棉袄,温暖你我他”为工作理念,不忘共产党员“贴心”为民的宗旨。在半年的工作中,我积极的学习与供水相关的行业知识,开阔自己的相关知识领域,在工作中、学习中自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期间我也曾想过放弃,或者得过且过,而来自于对历史的纪念、对历史的借鉴,在之后的反思和总结中,我能够及时认识到思想上、态度上的不足和缺失,可以让我及时的改正和弥补。
排版:孙佳豪
审核:孙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