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北京调研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
2014-04-24 09:41:00 浏览量:
2014年3月20日至23日,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范玉陶、宋菲老师赴京对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并与相关专家讨论我院201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两位教师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化产业资深专家陈少峰教授探讨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陈少峰教授建议开设与互联网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方向,陈教授认为:互联网将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产业,互联网创造的奇迹不仅体现在商业成功上,还体现在文化内容的无限供应平台上,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创造无限的商业模式。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文化创意管理研究专家向勇副教授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经验,同时结合河北传媒学院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素质水平,建议我院201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方向应与校内文化资源相整合,可开设方向有影视策划与制片管理、演出管理、艺术管理等。向勇副院长同时指出,应充分利用校内文化资源,加强院系之间的合作,利用集团内部企业,消化毕业生,做好定制培养模式。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现为今典影业集团制片部总监齐康先生在听取两位老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介绍后,齐总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对影视行业人才需求的了解,提出可以开设“文化企业品牌管理”的专业方向。齐总监认为:任何企业都需要进行品牌塑造和品牌维护,尤其是现代企业,无论是文化企业还是工业企业,都需要塑造文化形象来帮助企业让更多的消费者认知和熟悉,从VI标识到企业产品宣传再到企业整体形象的维护都需要有专门人才进行管理。与广告专业不同的是,文化品牌管理专业的同学需要具备对品牌塑造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熟悉与管理能力,涉及到具体专业能力包括:策划与写作能力、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危机公关能力等。
北京联合大学影视制片管理实验班的项目负责人之一、客座教授高伯嵩建议开设制片管理专业方向,并指出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参与专业实习实践,从大一开始,多设立实习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社会工作和就业导向,开设职业性较强的课程,以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敏感度认知度。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课程安排上,减少或压缩概论性质的课程,多增加专业课程。
本次北京之行进一步的了解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优势院校的经验与思考。通过总结分析,我院将更有针对性的对201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加专业实践课程比例,合并一些基础理论课程,更替已经落后的专业课程,为201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新生明确专业方向,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好铺垫工作。